回民区人民法院:“一体两翼”新格局助力回民区商圈纠纷快速调处

回民区人民法院:“一体两翼”新格局助力回民区商圈纠纷快速调处

发布时间:2025-01-07 11:17:25 来源:回民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分享到: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辖区面积1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余人,呼和浩特市多家老牌商圈,如海亮、万惠大型农贸市场等均位于此。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同时,各类经济纠纷也随之而来。回民区人民法院紧扣执法办案工作实务,立足商圈现状,打造“一体两翼”新格局,推动商圈纠纷快速调处。

锻造坚强“机体”

筑牢实体基础

回民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4月成立诉调对接中心,中心占地面积约 590平方米,内设十个工作室有序运转,八家调解组织协同合作,二十余名特邀调解员与法官团队并肩作战,为快速调处商圈纠纷提供有力载体。与此同时,回民区人民法院以党引领挖掘社区“银发人才”,聘请老教师、老法官、老党员、老专家、老模范,打造“五老调解员”解纷银品牌,采用“望闻问切”工作法,真情实干化解民忧。回民区法院不断加强与人大、政协、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联动,通过专业赋能、联席化解、扎根群众,为重大疑难案件与涉众民生难题提供智慧方案,推动化解涉众民生难题。

打造机制“一翼”

提供制度保障

回民区人民法院以审判机制现代化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抓手,向前一步做好“截流”工作,跳出“办理”看“治理”,在司法前、中、后端坚持“三端一体”综合施策。一是回民区法院依托 “枫桥法庭”,将一站式功能延伸至商圈,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培树金牌调解员,对群众性案件共聚合力、集中化解,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调解经验模式。三是拓展代表委员履职新径,在类案调解中洞悉矛盾焦点、倾听社情民意,为社会治理献智献策。

延伸普法“一翼”

多元化解纠纷

回民区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法官团队定期就商圈内常见法律问题如买卖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通过组织商圈经营者观看普法宣传片、组织法律讲座等方式,对经营者进行普法教育,切实提高经营者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真正做到“抓前端、治未病”。普法宣讲结束后,法官针对经营者提出的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现场答疑,引导经营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此项工作切实提高了经营者法律意识,进一步预防和减少了市场主体的法律纠纷,有效维护了商圈的和谐稳定,为商圈内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年3月,387件涉及内蒙古某公司虚拟产权商铺租赁合同纠纷案诉至法院。经了解,2016年4月,387名业主与被告内蒙古某公司签订商铺委托经营管理协议,将商铺委托给该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委托期限八年,公司按约定向业主支付租金。该楼盘正式营业后,公司承诺定期给付的租金拖延支付,无奈之下,决定到法院解决纠纷。回民区人民法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退休法官担任调解员,有效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法官”多元解纷力量,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该案历时两个月,最终得到实质性化解。该系列案的成功化解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达到诉讼减负、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为后续相关纠纷处理起到了良好的导向示范作用。

未来,回民区人民法院将按照“党委领导、府院联动、社会协同、分层过滤、诉讼兜底”的工作目标,促进案源、访源、执源“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用专业与温情书写多元共治的和谐篇章,为地区稳定与发展保驾护航。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