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提示函促争议化解 司法助力行政执法规范化提质增效

一纸提示函促争议化解 司法助力行政执法规范化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7-15 09:29:31 来源:赛罕区法院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行政机关主动撤销了不合理的处罚,我这就申请撤诉。”近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法院通过制发2份败诉风险提示函,成功引导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两位原告相继提交撤诉申请,推动两起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既维护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更以司法智慧助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再提升。

案情回顾

两起行政争议背后的执法隐忧

案件源于两起行政处罚纠纷,两企业遭行政机关处罚,企业不服,认为处罚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诉至赛罕区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处罚决定。

司法发力

败诉风险提示函激活自我纠错机制

案件立案后,承办法官深入阅卷审查,敏锐发现两起案件存在共性问题:或事实认定不够清晰,或处罚幅度与违法情节不匹配,行政机关存在潜在败诉风险。

针对这一情况,法院精准施策,分别向涉事行政机关制发败诉风险提示函,清晰指出执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对照规范自查自纠。

提示函发出后,两行政机关均积极响应:一案中的行政机关主动撤销了原处罚决定;另一案中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处罚,企业认可新处罚结果并第一时间足额缴纳罚款。最终,两案原告均自愿撤诉,争议在诉讼程序中高效化解。

典型意义

小切口撬动法治政府建设大文章

这两起案件的妥善处理,是赛罕区人民法院践行“抓前端、治未病”司法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败诉风险提示函这一创新举措,法院既避免了案件“对簿公堂”后的刚性裁判,又以柔性监督推动行政机关自我规范,实现了“案结事了政和”的良好效果:一方面,为行政相对人开辟了更便捷的权利救济路径,用最短时间化解矛盾;另一方面,以个案为镜鉴,倒逼行政机关提升执法精准度,从源头上减少执法瑕疵,为行政执法规范化注入“司法动能”。

下一步,赛罕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行政审判职能,以更多元、更高效的方式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让司法服务与法治政府建设同频共振,为“法治赛罕”建设贡献更坚实的司法力量。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