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法院 双向奔赴解“法结”更化“心结”

人大代表+法院 双向奔赴解“法结”更化“心结”

发布时间:2025-07-16 09:35:36 来源:新城区法院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这笔钱肯定要不回来了。没想到在人大代表和法官的努力下,我终于拿到了钱,谢谢你们!”当事人陈某握着人大代表和承办法官的手,激动地说。

在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依托“人大代表+法院”机制成功调解纠纷,被告承诺分期还清借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起案件~

基本案情

因资金周转需要,王某、张某从陈某处借款6.2万元,并约定到期还款。然而借款到期后,王某、张某以各种理由拒绝还清借款,多次商讨无果后,陈某将王某、张某诉至新城区人民法院,要求二人还清借款。

庭审中,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双方各执一词,原告陈某职责被告王某、张某失信;被告王某、张某则辩称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力偿还,案件一时陷入僵局,承办法官宣布择期判决。

调解过程

考虑到案件事实相对清晰、被告经济情况,若直接判决肯能会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执行困难,为高效化解矛盾,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承办法官决定通过“人大代表+法院”联动解纷机制,由新城区人大代表、民事审判法官、新城区法耀经济调解中心调解员组成调解团队,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现场,新城区人大代表郭宇认真听取了双方当事人意见,充分发挥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和多次参与案件调解的经验优势,从情、理、法多角度入手,在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安抚情绪的同时,向双方释明法律规定,引导双方共同推动纠纷化解。

承办法官作为指导法官全程参与,从专业法律角度出发,精准总结案件争议焦点,对借款凭证效力等法律问题进行一一详细解释,阐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敦促被告王某、张某主动履行还款义务,提出调解方案,引导双方达成和解。

最终,在人大代表和承办法官的见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王某、张某向原告陈某表达歉意,并承诺将分期还清借款6.2万元,双方握手言和,这起持续已久的民间借贷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典型意义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人大代表+法院”多元解纷模式的生动实践,充分结合并发挥出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的特有优势和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优势,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化解的有力动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实现了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的转变,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新城区人民法院将在区委政法委统一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持续深化“代表委员+法院”联动调解机制建设,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拓宽多元解纷渠道,以司法力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