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法院”融入综治联调体系 高效化解工程欠款纠纷

“政协+法院”融入综治联调体系 高效化解工程欠款纠纷

发布时间:2025-07-31 09:40:38 来源:赛罕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拖了三年多的工程欠款纠纷,通过综治中心与政协委员、法官的联动调解得以快速化解。近日,当事人刘某将写有“一心为民办实事 公正司法解民忧”的锦旗送到赛罕区人民法院“政协委员调解室”,向参与联动调解的政协委员和法官致谢。这一案例,正是赛罕区将“政协+法院”民商事多元解纷机制融入综治中心联调体系、高效化解纠纷的具体实践。


事情回到三年前,刘某带领施工团队承接了某工程公司发包的建设项目部分施工任务,项目完工后,工程公司却未及时结清款项。近三年间,刘某多次奔波协商无果,在今年4月中旬,向赛罕区综治中心申请调解。综治中心受理并研判后,组织政协、法院、人民调解等多方力量开展联合调解。

调解初期,工程公司强调自身经营困难及结算流程问题,刘某则坚持按约定付款,双方各执己见,调解陷入僵局。面对这一情况,法官从法律角度阐明拖欠工程款的后果;政协委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以情理疏导对立情绪;综治中心调解员多次组织面对面沟通,帮助企业梳理资金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和解协议》,工程公司承诺分两次支付欠款。协议签订后,综治中心调解员持续跟踪还款进度,通过电话提醒、实时沟通等方式,确保款项按时到账。7月上旬,最后一笔尾款顺利结清,困扰刘某三年的问题,经过多方力量两个半月的工作,得到彻底解决。

此次联合调解是赛罕区“政协+法院”民商事多元解纷机制融入综治中心联调体系的典型成果。法院的专业法律支撑让调解摆脱“和稀泥”式的随意,以规则明晰是非;政协的公信力有效降低对立情绪,为协商创造基础;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则实现了社会解纷资源的整合与流程闭环。

下一步,赛罕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助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促进司法资源与其他解纷力量、治理资源深度融合,推动“政协+法院”“人大+法院”“法学会+法院”等多元解纷机制在更广泛的基层治理场景中落地见效。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