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担当,与民生处显初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社会的广袤画卷中,民生之事犹如繁星点点,看似微小的每一颗却都散发着独特而关键的光芒。清水河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从历史文物的存续到水资源的清澈再到困难群众的冷暖,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的初心。
“老城墙里藏着文化根脉”——守护明长城,留住历史印记
明长城在清水河县境内蜿蜒延伸,是当地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然而,部分段落因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原因,面临墙体坍塌、周边环境杂乱等问题。
清水河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主动履职,联合文物保护部门对明长城遗址进行全面摸排,详细记录墙体保存状况、周边保护范围侵占情况及文物标识设置等问题。针对发现影响遗址风貌等问题,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开展修缮加固、清理周边杂物、设立保护警示牌等工作。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得以维系,不仅守住了文化根脉,也为后人留下了触摸历史的窗口。
“清河水”畔连着万家灯火——勘测河流生态,守护生命之源
水资源是生态之基、民生之本。关乎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产生活。为守护好这汪“清水”,清水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沿河岸徒步巡查,重点河道垃圾堆积、非法采砂等问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每一处污染点和隐患源。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推动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和水质监测制度。通过持续监督,清水河县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岸边环境整洁有序,“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逐步显现,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享受好环境的愿景成为现实。
“司法救助”中传递着检察温情——让困难者“有依靠”
对遭受侵害却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众来说,司法救助是寒冬里的一缕暖阳。清水河县人民检察院将司法救助作为公益诉讼的延伸,用心用情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检察人员在办案中主动排查司法救助对象,对符合条件的群众、困难家庭给予救助,让其感受到检察的温度,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让司法不仅有力度,更有了直抵人心的温暖。
从“老城墙”到“一汪水”再到“司法救助”,清水河县人民检察院始终以民生为导向,用公益诉讼守护着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他们知道,民生问题再小,也值得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