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耗赖山乡综治中心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武川县耗赖山乡综治中心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发布时间:2025-09-01 09:59:57 来源:首府综治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近年来,武川县耗赖山乡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耕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完善制度机制、精准化解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理念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平安基石。

规范建设强基础,多元力量聚合力

走进耗赖山乡综治中心,窗明几净的调解室、功能清晰的服务台、实时更新的矛盾台账映入眼帘,这里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

为打破部门壁垒,中心推动“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深度融合,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派出所筑牢治安防线,司法所当好“法治宣传员”和“纠纷调解员”,人民法庭设立“共享法庭”实现案件就地办,三方联动让治理效能倍增。同时,中心引入法学会专业力量,法学专家定期坐班提供法律咨询;关注群众心理需求,嵌入心理咨询服务,为矛盾化解注入“温情力量”。多方资源的整合,构建起“一站式受理、多元化化解”的共治格局。

聚焦矛盾抓关键,精准施策解民忧

“土地纠纷40%、劳务纠纷35%、邻里纠纷25%”,这组数据是耗赖山乡对矛盾纠纷的精准画像。针对农村常见的“挠头事”,中心下足“绣花功夫”。

今年以来,全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8件,涵盖土地边界争议、农忙时节工资拖欠、宅基地使用冲突等。通过分类施策、靶向发力,所有纠纷全部化解,其中7件当场解决,10件复杂纠纷经跟踪调解画上句号。

在重点人员管控上,中心为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建立动态台账,组建由综治干部、民警、村干部组成的管控小组,定期走访帮扶。如今,全乡重点人员无一人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零记录”。

制度先行促高效,机制顺畅暖民心

“群众来了有人接、诉求来了有人办”,这得益于中心完善的制度体系。首问负责制让群众“找对人”,案件分流转办机制确保“办对事”,联席会议制度促进“齐心办”等一系列制度像齿轮般精准咬合,推动中心高效运转。

不久前,一群农民工因工资被拖欠急得团团转,中心启动联动机制,司法所、派出所快速介入,2天就帮大家追回工资。“没想到这么快解决,综治中心真是我们的‘主心骨’!”农民工的赞叹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典型案例显成效,田间地头谱和谐

在五福堂村,一场持续数年的土地纠纷曾让村民张某寝食难安,他承包的4亩地收回时少了近一半。中心联合多部门扛着卷尺、翻出老档案,实地丈量核实,最终用法律划清边界、用情谊唤醒良知,让被占土地“完璧归赵”。

而在另一场水井使用权纠纷中,霍志国与村民各执一词,司法所调解未果后,中心联动“四所一庭”,法理情并用,既明确了水井使用的权利边界,又保住了村民的灌溉利益,让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

如今的耗赖山乡,田间地头少了争执声,多了欢笑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成效,正化作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融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未来,这里将继续打磨治理“良方”,让和谐之花在基层常开不败。


微信

微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