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呼和浩特市中院开展“开学第一讲”系列法治课程宣讲活动
金秋九月,书声再响,莘莘学子迎来充满希望的新学期。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法治校园建设中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近日,呼和浩特市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积极响应“法治进校园”号召,精心组织了“开学第一讲”系列法治宣讲活动。法官们分别走进辖区不同学龄、学段的中小学课堂,开展精准化、差异化的普法教育,在学期伊始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法润菁英:
聚焦高中课堂 深度解读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9月8日,呼和浩特市中院未审庭联合清水河县法院开展“开学第一讲”活动,未审庭贾慧芳庭长为清水河县普通高级中学为高一年级新生授课。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为核心的“六大保护”法律框架,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实际,剖析六大保护的法律内涵和责任主体,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理解国家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的法律屏障。课程还对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应对策略进行了重点讲解,从法律界定、行为表现、危害后果到维权途径几个方面,引导同学们辨析“玩笑与欺凌”“自由与边界”“权利与责任”的关系。讲授过程中,同学们凝神聆听,互动环节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法治思维在问答中得以深化。
法护新蕊:
延伸初中校园 巩固强化法治防护理念
9月5日,未审庭李秉韧法官以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该校初一年级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程。课程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框架,针对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发育阶段和常见的法律困惑,选取与初中生校园生活、社交互动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巧妙利用以案说法、情景假设等方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款转化为易懂的行为准则,有效引导同学们树立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底线,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筑牢预防违法犯罪和抵御不法侵害的防线。
法伴童行:
关爱小学成长 趣味启蒙法律安全意识
9月8日,未审庭副庭长雅茹走进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南校区,为初入学堂的一年级小学生们量身定制了授课内容。课程主题聚焦于校园欺凌、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法官用亲切活泼的语言、直观有趣的案例,向小学生们讲解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注意交通安全、防范意外伤害、应对突发事件以及保护个人身体隐私不受侵犯等基本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课程注重趣味性和启发性,同学们在法官的引导下,记住了重要的安全守则,初步树立了敬畏法律、尊重规则、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本次“开学第一讲”针对三个学段的“一年级”新生,旨在为成长筑牢法治根基,为青春指引前行方向。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内容精准、形式生动,在三个崭新的起点播下法治种子,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也是人民法院延伸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未审庭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为守护校园净土、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坚实的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