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人民法院联合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开展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
为深入践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的活动主题,切实提升干部职工与办事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回民区人民法院积极联动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以专业服务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9月15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宣传现场,回民区人民法院干警与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搭建宣传展台、布设主题展架,通过“资料发放 + 现场答疑”的形式为办事群众提供精准宣传服务。
在场干警向过往群众递发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解读手册、风险防范指南等宣传材料,重点围绕群众日常高频接触的网络场景展开讲解 —— 针对“免费公共 WiFi 暗藏数据窃取风险”“网络支付中的钓鱼链接识别”“冒充‘好友’借款的诈骗套路” 等常见问题,用通俗语言拆解风险点,手把手教群众掌握“核实对方身份”“关闭非必要权限”“留存转账凭证”等实用防护技巧。引导大家树立 “主动防范、依法维权” 的网络安全观念。
在向群众宣传之后,宣传团队转场至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办公区机关,聚焦机关干部群体开展定向宣传。考虑到干部职工在政务工作中涉及数据处理、公文传输等高频网络操作,宣传内容重点围绕 “政务数据安全保护”“办公设备网络防护”“涉密信息管理规范”展开:一方面,通过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汇编材料,解读政务场景下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的法律边界,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另一方面,针对 “办公电脑连接外部 U 盘的风险”“政务 APP 使用中的信息授权管理”“钓鱼邮件识别方法”等具体问题,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帮助干部职工排查日常办公中的网络安全隐患,强化“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的工作意识。
此次联合宣传活动,回民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将网络安全宣传与群众需求、政务工作实际深度结合,既让普通群众掌握了可操作的风险防范技能,也为机关干部筑牢了政务网络安全防线。
下一步,回民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走进更多场景、覆盖更广泛人群,切实以法治力量守护清朗网络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网络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