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执法筑屏障 警徽闪耀护安澜
警蓝映碧波,协作筑防线。在黄河内蒙古河段的生态保护战场上,多部门联动执法正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展呼和浩特市水行政联合执法与司法协作机制专项行动,清水河县公安局喇嘛湾派出所全程深度参与,以精准高效的警务支撑,成为黄河干流托克托以下内蒙古河段非法采砂打击整治联合执法巡查中的关键力量。
一线担当:公安力量主动作为显本色
晨曦微露,黄河岸边已集结起喇嘛湾派出所民警的身影,为当日的联合巡查工作做好万全准备。作为驻守黄河沿岸的基层派出所,“守护母亲河安澜”早已融入民警们的职责使命。
行动中,民警们不仅全力做好现场执法保障,更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化身巡查工作的“活地图”与“信息库” 。凭借日常辖区走访、巡逻积累的丰富经验,他们对黄河岸线的重点区域、隐蔽角落了如指掌,能敏锐捕捉异常动静,为精准锁定非法采砂线索、高效打击违法行为提供了重要支撑。
模式创新:“公安+”协同机制释放强大效能
此次联合执法,是喇嘛湾派出所与水务部门“行政+刑事”执法模式深度衔接的生动实践。派出所与黄委晋陕蒙监督局专家、市水务局执法人员紧密协作,构建起“水政巡查+公安保障”的协同作战格局。
“以往单靠行政执法,对非法采砂行为的威慑力有限 。如今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巡查、取证,让违法行为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法律震慑 。”参与行动的水政执法人员表示。这种协作模式,正是对“河长+警长”机制的细化落实 。民警在巡查中不仅紧盯现行非法采砂行为,更注重同步固定证据、梳理线索,为后续可能涉及的刑事案件侦办夯实基础,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衔接。
科技赋能:智慧警务提升执法精准度
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喇嘛湾派出所积极运用公安科技信息化手段,为执法工作插上“智慧翅膀”。通过部署高清视频监控等智慧警务设备,民警构建起对重点河段的全天候、立体化监控网络,有效破解了传统巡查“盲区多、效率低”的难题。
“过去靠人力巡查,难免存在疏漏,一些‘蚂蚁搬家式’的零星偷采行为难以彻底杜绝。现在有了科技助力,监控无死角、线索能追踪,偷采者再无藏身之地。”派出所民警介绍道。同时,派出所还与水务部门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线索互联、信息互通,大幅提升了联合执法的响应速度与处置效率。
长效护航:构建黄河保护常态化格局
打击非法采砂非一日之功,需以常态化监管筑牢长效防线。此次联合执法行动,正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唯有将专项整治转化为日常监管,让法治力量贯穿黄河保护全流程、各环节,才能真正守住“母亲河”的生态底色。
“保护黄河生态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会持续发挥公安职能,与各部门紧密协作、凝聚合力。”喇嘛湾派出所所长康志华坚定表示。喇嘛湾派出所已将黄河岸线巡查纳入日常核心警务,建立“定期巡查+突击检查”双轨工作机制,确保监管不松懈、打击不手软。同时,将深化与水务、检察、法院等部门合作,在线索移交、案件协查、联合执法等关键环节完善流程、细化举措,为黄河保护筑牢法治根基。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基层公安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喇嘛湾派出所的积极作为,正是无数民警守护母亲河的缩影。警徽闪耀黄河岸,法治护航安澜梦,在公安民警与各部门的协同守护下,母亲河必将碧波荡漾、生机永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