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黑老夭乡综治中心绘就平安振兴新图景
黑老夭乡综治中心作为守护地方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始终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核心目标,持续优化工作体系,积极创新治理模式,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为全乡居民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生活环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基固本:打造功能完备、协同高效的综治阵地
中心内部功能分区清晰、布局合理,设有接待室、调解室与办公室三大核心功能区域,各区域分工明确、协同联动。接待室秉持“热情、专业、高效”的服务宗旨,负责为来访群众提供悉心接待、诉求倾听、信息登记与问题分流服务,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进入处理流程。调解室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核心场所,配备专业调解桌椅等设备,为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提供安静、规范、公正的环境。办公室则承担日常行政办公、档案管理、数据统计与协调联络等工作,保障中心整体运转高效有序。
为提升综合治理效能,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自然资源所、市监所、综合执法队、妇女联合会等部门力量,构建“四所一队一会”协同调解新体系。各部门依据自身职能优势,在矛盾纠纷排查、专业化解、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中紧密协作、形成合力,有效解决以往单一部门处理复杂问题力不从心的困境。此外,针对乡村治理特点,中心创新组建乡贤调解队伍,吸纳乡、村两级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且具备一定法律知识或调解经验的老党员、退休干部、致富能手、宗族长辈加入,借助乡贤对乡土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深厚群众基础,为矛盾纠纷化解注入本土智慧。
联动赋能:“两所一庭” 携手织密平安防护网
“两所一庭”深度联动。中心与派出所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处置”工作办法,派出所定期向中心推送治安隐患、邻里冲突等苗头性信息,中心则将排查出的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及时移交派出所,实现矛盾早发现、风险早管控;与司法所开展调解+法律援助协作,司法所为乡贤调解队伍与中心工作人员提供法律培训,同时为涉及法律争议的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援助,确保调解工作始终在法律框架内开展;与人民法庭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方式,对达成调解协议且涉及财产分割、赔偿等需强化法律效力的案件,协助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提升调解协议的执行力,减少“调解后反悔”“协议难履行”问题。
精准施策:摸清矛盾底数,化解成效节节高
黑老夭乡突出矛盾纠纷中,土地相关纠纷占比最高,约40%,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争议、宅基地边界划分等,因村民对土地政策理解不深、历史确权问题未厘清及老龄化人口对土地依赖度高引发;家庭与邻里纠纷占 30%,涉及财产分割、赡养老人等,受传统观念与老龄化影响易起分歧,邻里纠纷还因沟通不畅易升级;民生服务纠纷占 20%,与基础设施维修、政策落实等有关,源于村级组织流程不熟或宣传不到位。
在民生服务类纠纷化解中,水磨行政村一位村民的林权证办理案例就是典型代表。村民家中有一片林地,因早年手续保管不当,林权证一直未成功办理,多次自行前往相关部门咨询,均因流程复杂、所需材料不明确而搁置。乡贤调解队伍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一方面安排熟悉林业政策的乡贤与其对接,耐心讲解林权证办理的政策要求、所需材料清单及办理流程,缓解其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主动承担起手续办理的协调工作,多次前往林业部门沟通确认林地权属信息,协助准备身份证明、林地位置示意图等材料,并与政务大厅窗口提前对接,预约办理时间。在乡贤的全程协助与综治中心的积极协调下,顺利办理了林权证。近年,依托乡贤+ 综治中心模式,纠纷总量下降,去年排查35 起、化解15 起,化解率91.4%,今年上半年排查16 起、化解15 起,化解率升至93.7%。
制度护航:健全管理机制,保障治理高效运转
矛盾纠纷化解全流程制度。实行“网格员日常巡查 + 村级窗口定期上报 + 乡贤实时反馈”排查模式,网格员每周至少2次辖区巡查,村级窗口每月汇总矛盾隐患,乡贤走访中及时发现苗头问题,信息统一录入综治中心信息平台;建立“网格党小组 — 村委会 — 村党支部 — 乡综治中心”四级分级处置流程,按问题性质分层处理;矛盾处理完成后,村委会组织群众开展“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档满意度评价,综治中心汇总分析并对不满意事项重新核查。
乡贤调解队伍管理制度。按照选拔标准,经村级推荐、群众评议、中心审核选拔乡贤调解员,建立信息库实现 “一人一档”;每季度组织培训,邀请专家授课,按“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度、协议履行率”考核,优秀者表彰、不合格者复训;调解达成协议后 3 个工作日内反馈备案,15 个工作日内联合开展回访。
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制定协同工作规则,明确职责与流程,每月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吹哨报到”机制,村党支部或中心“吹哨”后,相关部门24 小时内响应、7 个工作日内反馈进展。
成效显著:矛盾化解见实效,重点管控保平安
近两年,矛盾纠纷化解率从85% 升至93.7%,信访量下降60%,未发生因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群众满意度从88% 提升至95%。重点人员管控扎实有效,针对4 类重点人员建立 “一人一策、专人管控” 机制,为其建档立卡并指定专人负责;通过定期走访、实时监护、“一对一” 沟通实施动态管控;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协助申请救助进行帮扶转化,未发生脱管、漏管或安全事件。
黑老夭乡综治中心通过规范化建设,构建了功能完善、力量整合、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以乡贤+综治中心模式破解了老龄化乡村的矛盾纠纷化解难题,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目标。
未来,黑老夭乡综治中心将进一步优化工作举措:扩大乡贤调解队伍规模,吸纳返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加入,提升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线上矛盾上报+远程调解”平台,解决偏远村组群众“办事远、反映难”问题;深化部门协同,与更多民生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从根源上减少民生类纠纷,持续提升全乡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筑牢和谐稳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