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左旗北什轴乡综治中心筑牢基层治理与平安乡村双基石
北什轴乡综治中心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以来,始终以“实战导向、实体运行、实效为先”为核心原则,通过优化阵地建设、充实人员力量、整合多元资源,切实发挥维护辖区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群众的枢纽作用,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成为北什轴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筑牢平安建设根基的关键载体。
打造“一体化”阵地
实现硬件基础大升级
中心严格按照“五有”即有牌子、有机构、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的建设标准,对场地布局与功能分区进行提档升级。升级后的中心总面积达180平方米,与司法所合署办公,科学划分为接待分办区、矛盾调处区、办公区三大核心区域,各区域功能定位清晰,既满足综治工作规范化运行需求,又为群众提供“就近办”的服务环境,从硬件层面为辖区平安建设有序推进筑牢根基。
建设“专业化”队伍
保障工作规范运行
中心构建起结构合理、职责明确的人员配置体系,共配备工作人员8 名,其中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兼任中心主任,统筹整体工作;乡社会治理办副主任、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均担任副主任,分管专项事务;4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办理。
在人员运行机制上,实行“固定办公 + 定期轮值”模式:社会治理办人员全天在岗,确保日常工作不间断;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按规定轮值坐班,及时响应群众诉求。同时,通过梳理工作流程、细化职能分工,明确各岗位权责边界,推动中心各项工作依规有序开展,从人员与制度层面保障运行效率。
整合“多元化”资源
提升矛盾化解与服务效能
自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北什轴乡积极整合各方治理资源,凝聚起“警司联调、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工作模式,实现矛盾风险化解与社会稳定维护同步推进。今年以来,全乡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0件,其中群众来访18件、网格员上报6件、上级转办6件,成功化解26 件,化解86.6%,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及重大矛盾纠纷向信访案件转化。
同时,积极推行“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联户长”的“铁三角”微治理架构,将综治工作触角延伸至各村。目前,全乡36个行政村已精准划分41个网格,配备41名专职网格员,组建41个网格党小组,吸纳326名村联户长。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6次、“铁三角”微治理专题培训会2次;网格员入户走访群众1.1万余人次,上报社情民意232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7处,排查并成功调解村内矛盾纠纷6件,群众对治理工作满意度达95%,真正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转变为服务群众“最美零距离”。
坚持“常态化”赋能
夯实基层治理能力根基
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学校”等系列活动,紧密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6”铁路爱路护路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全面开展打击整治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防邪反邪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村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为筑牢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严格落实重点人群管控职责,分类建立台账,进行实时动态管控。充分发挥各村网格化管理优势,对重点人群进行全方位、多渠道、无死角摸排登记,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及时与村社干部进行信息互通、共享,全面掌握重点人群动态,确保重点人群不漏管、不失控、不滋事。
典型实践见成效
筑牢平安乡村和谐基石
北什轴乡大圪贲村村民因耕地边界划分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不断升级。网格员在日常入户走访中发现该问题后,第一时间通过“铁三角”机制上报至乡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警司联调”模式,联合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网格党小组组长、联户长共同介入,一方面实地勘察耕地边界、查阅历史档案,明确权属依据;另一方面分别与双方沟通,耐心讲解《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疏导情绪、化解分歧。最终,在多方协调下,双方自愿达成边界划分协议,握手言和。
北什轴乡综治中心将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全力打造平安、和谐、宜居的乡村环境,为辖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