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北面有座山,山里有个警务站……

青城北面有座山,山里有个警务站……

发布时间:2025-10-27 09:22:29 来源:平安内蒙古 责任编辑:郭惠心
分享到:

秋日的大青山层林尽染,静谧而深邃。一架警用无人机从生态警务工作站升空,操控屏幕上,秋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蜿蜒山路上,映衬着山林里成群掠过的飞鸟——这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正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生态警务工作站民警日常巡查的生动写照。

回民区是呼和浩特市历史较为悠久的城区,辖区内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处、乡村旅游重点村三个,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近年来,回民区公安分局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进警务工作,打造新警务运行模式,2024年5月,回民区分局攸攸板派出所生态警务工作站应运而生,这是全市首个生态警务工作站,开启了守护绿水青山的警务创新篇章。

“生态一件事、联勤一起办”的创新实践

“别看这生态警务工作站面积不大,它可是集生态保护、应急救援、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前沿阵地’。”回民区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徐耀强介绍。警务站建成以来,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林草、农牧水利等多个部门协同入驻,通过跨部门联合、工作联勤、执法联动等方式,共同开展大青山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治理、问题管控、违法犯罪打击等工作。

近年来,回民区公安分局与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紧密配合,已成功侦破呼和浩特市首起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侦破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2起。真正做到“生态一件事、联勤一起办”,全力打造网格化、立体化、动态化的智能巡控快速反应体系,塑造了生态联勤治理改革的“新标杆”,构建了部门协同融合的“大格局”。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巡控体系

在生态警务工作站,民警操作电脑研判林区各项数据,巡控系统接入了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单位的信息数据,能够实时对整个林区的异常情况进行防控监测。

持续提升数据分析研判能力,对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研判,精准掌握犯罪规律和趋势,为精准打击提供有力支撑。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执法更加精准、高效,提高了打击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逐步形成了指挥集中、力量集成、资源集合、技术支撑的生态治理合力。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生态保护新格局

线上,多部门数据融合实现联动;线下,覆盖整个所辖林区关键节点的生态保护工作分站,也让过去分散的多股行政执法力量“攥指成拳”。

在各站点,“24小时联勤作战”机制确保了治安防范、生态保护齐抓共管。由分局环食药侦大队牵头,联合企业单位、群众志愿者队伍,以车巡、步巡、无人机巡等方式开展辖区巡查巡护、犯罪线索收集、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政策宣传等工作。同时,攸攸板派出所充分发挥护林员、公益救援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作用,积极组建“生态义警”队伍,协助“生态警长”开展法治宣传、生态巡逻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

以“警”为基,汇聚最大工作合力。自生态警务工作站运行以来,各成员单位共召开协作联席会议4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次,组织生态义警培训2次,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8次,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0处,救助野生动物40余只,实现了辖区森林火灾和重特大生态事件“零发生”。

“生态警务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在回民区乌素图村杏花谷经营一家商铺的李大姐笑着向民警展示她的订单记录,“环境好了,游客络绎不绝,我们的山货、民宿生意根本不用发愁!”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回民区公安分局将持续以生态警务机制牵动各部门共建共治,做群众身边的“安全哨”和“服务窗”,让生态保护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为美丽青城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安全屏障。

微信

微博

顶部